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N配资
全省小学数学教师代表齐聚盐城
专题研讨新教材教学路径N配资
本报讯 (胡清彦)4月24日至25日,2025年全省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系列专题研讨暨“做数学”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活动在盐城市希文小学举办。此次活动以“用好新教材,落实新课标”为主题,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盐南高新区教育局、盐城市希文小学协办。来自全省各市、县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代表400余人参加活动。
精彩课堂,向新而行。4月24日,徐州市经十路小学王莹老师带来《有趣的百数表》,引导学生逐步观察、分析百数表,并提出“脱离百数表该怎样填”的拓展性问题,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提升迁移能力;东台市第一小学缪素萍老师展示了《单数和双数》,通过有梯度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单数和双数的规律;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安蕾老师执教《一捧有多少》,巧妙创设情境N配资,借助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先估后数,对不同物品一捧的数量进行探究,提升学生数感和操作能力。
江苏省教科院科研处处长、省规划办主任董林伟站在专业高度,深入浅出剖析课例。他认为三节课均围绕数学“三会”目标展开,依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重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思维交锋,智慧交融。在4月24日下午举行的主题沙龙活动中,老师们以“相差关系”为主题,各抒己见。他们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出发,对相差关系的教学定位、学生学习情况、教学难点及解决策略等进行深入探讨,真诚分享经验、交流困惑。
盐城市希文小学党支部书记林玉平作了题为《以“做数学”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课程校本实施策略》的专题报告。他阐述了“做数学”的深厚思想基础与文化积淀,并从6个维度讲解了以“做数学”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路径。他认为校本实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根本、以实践为导向、以教学为引擎,通过趣味化、直观化、实践化的策略,实现“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的统一。
同课异构,匠心各具。4月25日,盐城市聚亨路小学孙静静老师带来了妙趣横生的《数学连环画》,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挖掘数学信息,创编购物数学连环画,拓宽思维边界,培养创新意识;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俞昭英老师通过生活实例,将数学知识融入熟悉场景,以买皮球为例展开讨论,自主规划,将数学与实践结合,培养创新思维。
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潘小福作了题为《“做数学”视角下低年段“综合与实践”的创新实践》的专题报告。他从新课标对“综合与实践”的界定、苏教版教材“综合与实践”编写特点、“做数学”的内涵意蕴、“做数学”视角下低年段“综合与实践”的实践建议四个方面,用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策略,为低年段数学教学创新点亮了明灯。
活动最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郭庆松作总结讲话。他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同时对盐城市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理解教材要从数学和学生认知两个角度出发N配资,教学要契合儿童认识特点,深挖一个课时中的数学思想与知识逻辑,把握单元教学重点与新课标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助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